眼下正值春節(jié)返鄉(xiāng)之時,海豚AI學攜手人民網發(fā)起“文字里的家鄉(xiāng)”系列讀寫公益活動,日前邀請知名作家畢淑敏分享書寫家鄉(xiāng)的技巧,并邀約全國青少年提筆寫作,以“家鄉(xiāng)”為主題,自選體裁進行創(chuàng)作,共同構建家鄉(xiāng)敘事。
日前,語文報社發(fā)起“吟詠成長,筆繪未來”第二屆中小學生公益誦讀與寫作活動,投稿時間為2025年1月1日—5月31日,該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,傳承與弘揚中華優(yōu)秀語言文化。
這些寫作主題活動,呈現出中小學寫作教育蓬勃發(fā)展的態(tài)勢。然而,不少業(yè)內人士指出,受寫作教育理念不夠先進、寫作教學設計囿于傳統(tǒng)、寫作與生活脫鉤等因素影響,青少年寫作教育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
以寫作為媒,激發(fā)孩子們的成長
在新教育實驗發(fā)起人朱永新看來,寫作是人根據特定目的,以語言文字為主要符號,通過一定的謀篇布局,反映客觀事物、表達思想感情、傳遞知識信息、創(chuàng)造新知、傳承文化以及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高級精神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。
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、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指出,寫作對于孩子們來說,向內可以認識自我,向外可以探索他人與社會。在閱讀與寫作過程中,孩子們可以形成并完善“我是誰”“我可能成為怎樣的人”“我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”“我如何在群體中完成自我認同”等認知,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精神和思想的成長與富足。
還有教育專家指出,在心理學層面,孩子們通過寫作,可以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;在邏輯理性層面,孩子們通過寫作,可以思考如何在不同領域彰顯自己的理性思考;在德行層次,孩子們通過寫作,可以追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過一種有品質的精神生活。
在筆者參加的一次關于中小學寫作教育的座談會上,幾位作家不約而同地認為,寫作貴在求真,真實地面對自我,書寫真實的生活,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。好的寫作教育,就是引導孩子們求真,在讀與寫的過程中求真、做真人,孩子們的寫作素材源于真實生活,在寫作實踐中感悟真意義,以寫作為媒介實現真成長。
寫作教育是情感教育、審美教育,也是語言創(chuàng)新能力教育,不僅對孩子們的成長意義重大,也關乎民族的心靈境界和創(chuàng)造活力。
為孩子們埋下一顆寫作的種子
兒童文學作家、兒童文學理論家、上海大學教授譚旭東指出,寫作教育應該深入孩子們的內心情感與想象世界,給孩子們的心靈埋下一顆種子,這顆種子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不斷生根發(fā)芽,直到開花結果。
語文教學名師張祖慶堅持的寫作教育核心理念是:欣賞少年兒童、尊重少年兒童、發(fā)現少年兒童,放大每一個少年兒童每次寫作時的表達閃光點,讓每次作文,成為少年兒童體驗寫作快樂的旅程;唯有千方百計地喚醒孩子們內心沉睡的“寫作巨人”,讓他們興致勃勃地寫作,他們才會把寫作當作享受。
一些知名作家在談及自己的文學創(chuàng)作經歷時,都表明青少年時期讀到的一些好文章,培養(yǎng)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習慣,讓自己受益匪淺。
1月9日,作家王蒙在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表《寫作是生命的光輝和永遠》一文,在文章中,王蒙提及,他讀過的第一本書是《小學生模范作文選》,書中首篇叫《秋夜》,第一句話是“皎潔的月兒升上了天空”?!梆崱倍忠幌伦影阉?zhèn)住了,月亮變得更親近、更有魅力了。寫作語言的魅力,激發(fā)了他對世界的感悟,也激發(fā)他想要寫好作品的愿望。
兒童文學作家、詩人高洪波在被問及童年時期為何對寫作產生興趣時,他表示,大約是小學五年級時,他寫了一篇題目為《春游》的作文,得到老師的肯定與夸獎。當時老師還安排了一位女生在班上朗誦他的這篇作文,又給他頒發(fā)了獎品:一本2毛5分錢的作業(yè)本。這極大激發(fā)了他對寫作的興趣。
這些事例表明,在中小學寫作教育中,要為孩子們埋下一顆產生寫作興趣、熱愛寫作的種子。
寫作教育任重道遠,需合力推進
“我們教寫作的目的,不是為了讓孩子們都去當作家,而是通過寫作去撬動、啟發(fā)他們的思想,培養(yǎng)他們的情感?!痹谒拇ㄊ∧铣涫幸凰袑W的唐姓語文教師看來,要提高中小學寫作教育的成效,除了需要提升對寫作教育的重要性認識,還需要優(yōu)化寫作教學設計,以及社會多方合力推進。
她建議,教育主管部門、學校、教師等多個層面應合力采取相應措施推動寫作教育。她說,2024年,重慶市推出一項名為“中小學作文創(chuàng)新計劃”的全新寫作項目,意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這一計劃的背后,既反映了教育界對傳統(tǒng)作文教學的反思,也回應了學生個性化表達的迫切需求。
教師在寫作教育中,對寫作題材和體裁也可以進行創(chuàng)新,盡量貼合孩子的興趣。成都市實驗小學青年語文教師李佩憶不給孩子們的寫作設限,大力鼓勵學生嘗試創(chuàng)作散文、打油詩、古體詩、現代詩、童話故事、偵探小說等。孩子們的文筆雖然稚嫩,對此卻興致盎然。
在創(chuàng)意寫作的大潮下,中小學創(chuàng)意寫作的建設與發(fā)展為寫作教育提供了一條路徑。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,中國中小學創(chuàng)意寫作聯盟首屆年會在江蘇蘇州外國語學校吳中校區(qū)成功召開。年會以“讓創(chuàng)意寫作為作文教學賦能”為主題,三場學術報告、八節(jié)創(chuàng)意寫作展示課、兩節(jié)創(chuàng)意寫作名師示范課、六場名家論壇等內容,不僅展示了我國中小學創(chuàng)意寫作聯盟的凝聚力和影響力,也為全國中小學創(chuàng)意寫作教育的發(fā)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。
社會文學力量如文學期刊的助力、作家進校園等,也可以推動中小學寫作教育。比如2024年12月16日下午,廣東省湛江市小小說學會與湛江日報社校園周刊《小湛同學》攜手走進湛江市第二十小學,共同開展了一場精彩紛呈的“閱讀與寫作”主題活動。
當下,人工智能的靈活運用,可為寫作教育帶來生機與活力。如用AI幫助孩子們打開寫作素材庫,無論是歷史典故、名人軼事,還是自然奇觀、風土人情,皆可迅速呈現在孩子們眼前。智能批改系統(tǒng)的運用,可實時為學生作文進行精準把脈。
教育專家們表示,優(yōu)質的寫作教育像一道光,光照之處,精神世界豁然開朗;如一座橋,連接個體小我與廣闊世界。教會孩子們寫作,引導孩子們愛上寫作、善于寫作,啟迪他們勇敢而真實地表達自我、探索世界,應有更多積極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