榜樣說 “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,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?!?/FONT>

王國棟在獻血。 本人供圖
人物名片
王國棟,男,56歲,中共黨員,攀鋼礦業(yè)公司選礦分公司基層安全管理者。曾獲得2016年-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金獎。
“去試試獻血吧”——2003年的這個簡單決定,讓王國棟開啟了一段長達22年的生命接力之旅。從最初“給自己定個小目標(biāo)”,到如今成為獻血“活日歷”,這位56歲的攀鋼工人用15140毫升熱血為生命續(xù)航。
王國棟個頭不高,這位操著一口標(biāo)準(zhǔn)普通話的“北方爺們”,已在攀枝花做了三十余載的基層安全管理者,談及對生命的理解,他說:“尊重生命、敬畏生命。”
2003年,一次邂逅改變了王國棟的人生軌跡。當(dāng)時,王國棟在攀枝花市竹湖園公園附近等待孩子下課,被路邊一支排隊等待獻血的隊伍吸引?!爱?dāng)時純粹是好奇,就想著去試試,看看自己符不符合條件。”時隔22年,他仍清晰記得那個改變?nèi)松乃查g。得益于父母身為醫(yī)務(wù)工作者的耳濡目染,自幼接觸臨床用血知識的他,對獻血的益處早已了然于心。因此,當(dāng)他第一次登上無償獻血車時,內(nèi)心沒有絲毫緊張與忐忑。
從那以后,王國棟便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(biāo),每年去參加幾次獻血、每年去完成一定的獻血量。王國棟說,隨著時間推移,這個目標(biāo)漸漸變成了無需提醒的習(xí)慣。
據(jù)了解,22年來,王國棟累計捐獻全血11次,2003年至2008年捐獻全血3900毫升,2008年至今機采血小板50次,捐獻53個治療量,這些數(shù)字背后,是無數(shù)個可能被挽救的生命?!熬拖裎业陌踩ぷ饕粯?,消除一個隱患就可能避免一場事故,獻血也是對生命的尊重?!弊鳛?016年四川省“最履職基層安全監(jiān)管者”,他將工作中的責(zé)任感延伸到了獻血事業(yè)。
2008年汶川地震發(fā)生后,一個電話讓王國棟的獻血之路有了新方向。當(dāng)血站詢問是否愿意捐獻血小板時,他毫不猶豫地答應(yīng)了。“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,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”——這句話說服了起初反對的妻子。從此,他成為血小板捐獻的“應(yīng)急隊員”,只要血站來電,總是第一時間奔赴。
為了確保每次捐獻的血小板都能達到臨床用血要求,王國棟堅持體育鍛煉,足球、游泳、羽毛球都是他的愛好。“獻血讓我收獲了健康的生活方式,更感受到奉獻的快樂。”王國棟說。
從全血捐獻到機采血小板,再到加入造血干細胞志愿者隊伍,他不斷拓寬生命守護的邊界。“生命無法重來,但我們的血液或許能為他人點燃重生的希望。”談及堅持22年的獻血事業(yè),王國棟說,今年自己已經(jīng)56歲了,按照規(guī)定,60歲就無法再參與獻血了?!半m然我的獻血生涯即將畫上句號,但這份傳遞生命希望的事業(yè)永遠不會停歇,我相信只要有人需要,就會有無數(shù)雙手接過接力棒,讓熱血繼續(xù)溫暖人間?!?/FONT>